(本刊編輯部)
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是省委、省政府貫徹十六大精神,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戰略部署。我們必須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搶抓機遇,充分發揮環杭州灣地區接軌上海、擴大開放的先導作用,全力以赴地構建環杭州灣產業帶,打造長江三角洲的“金南翼”。
環杭州灣地區是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密集區域,是浙江省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的主要成長空 間。杭州作為環杭州灣區域的龍頭,唯有不失時機地整合、提升園區,主動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才能充分發揮龍頭、領跑、示範作用,為全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在環杭州灣產業帶規劃建設中,杭州應注重突出四個方麵的功能作用:
一是突出強化生態與人居功能。杭州要建成國際性加工業基地、高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必須以優越的生態與人居環境為依托。為此,要立足環境立市,發揮“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等的品牌效應,根據“旅遊西進、城市東擴、跨江發展、沿江開發”的城市發展方針,充分利用江、河、湖、山等優勢,建設花園城市、生態城市,大力發展休閑、旅遊、房地產、會展業、文化體育等第三產業,為環杭州灣產業帶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
二是突出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集聚功能。杭州作為浙江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開發與產業化的 “龍頭”地位已經確立,其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教育文化功能在省內均居於領先位置。在環杭州灣產業帶規劃建設進程中,杭州必須進一步強化、突出技術創新、高等教育功能,依托人力資本密集的高新技術產業,把杭州發展成為“知識城市”和“頭腦城市”,使其真正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高新技術 產業的策源地之一,並在遠期建設成為“科技城市”。
三是突出強化杭州的國際製造功能。目前,全國都麵臨國際製造業大量轉移的機遇。杭州要 抓住機遇,利用通訊設備製造、軟件、汽配產業已經具備的良好發展基礎,著重在這些領域打造幾個國際性產品生產基地,形成具有國際性影響的製造業品牌,集聚一批國際知名製造業跨國公司的生產基地與研發基地。要利用東部地區從臨平工業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江東工業區一線已經具有的良好工業基礎,著力構建一個世界級的現代製造業產業帶;利用高新區江南區塊—浙江大學本部—浙江大學科技園—高新區江北區塊—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一線智力資源密集的優勢,著力打造一個世界級的高新技術產業帶。
四是突出強化現代服務業功能。杭州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服務業發達,在 一定程度上已具備作為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所要求的綜合服務功能,與上海在服務業方麵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垂直分工格局。今後,杭州必須主動承接上海的輻射帶動功能,借助上海的國際大都市平台,提升以商貿物流業、金融保險業、社會服務業等為主的生產型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把杭州發展成為麵向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和華東腹地,為中小企業、地方資本服務的區域性金融中心、現代物流中樞和技術中介,為杭州建成國際性先進製造業基地提供服務支撐。
接軌上海,擴大開放,抓住機遇,時不待我。我們相信,在全力推進環杭州灣產業帶規劃建設的進程中,杭州必定會煥發出更大的生機與活力,寫出更新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