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2489444/2022-15737
發布機構
市發改委
文號
發布日期
2022-08-02 17:10
杭州市發改委關於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蕭山21號建議的答複
發布日期: 2022-08-02 17:10
瀏覽次數:
您在杭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的《關於加快推動江南智造大走廊規劃建設的建議》(第21號)收悉。經市發改委主辦,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投資促進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富陽區政府、濱江區政府、錢塘區政府、蕭山區政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單位會辦,現答複如下:
一、關於基本情況
市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堅持把製造業作為強市之基,推進製造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確保製造業比重和質效顯著提升”。您提出的“加快謀劃推動江南智造大走廊規劃建設,整合沿線資源,統籌規劃布局,聯動協同發展,努力實現規劃共榮、基建互通、產業互補、區域共富”,其構想與近年來我市實施的《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發展規劃綱要》目標基本一致,錢塘江南岸的濱江、錢塘、蕭山一直是杭州製造業發展的主戰場、核心承載地。
(一)製造業基礎紮實。區域內重大產業平台集聚,濱江、錢塘、蕭山覆蓋杭州市2個國家高新區(杭州高新區、蕭山臨江高新區)和2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蕭山經濟開發區)等多個國家和省級平台,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等一批國際領先的高端產業,培育和引進了吉利、萬向、阿裏巴巴、恒逸、榮盛、海康威視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2021年,濱江、錢塘、蕭山三區規上工業增加值總量就撐起杭州工業的半壁江山(占49%)。
(二)創新資源豐富。擁有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杭州創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占全市六成以上。2021年,濱江區、錢塘區、蕭山區國家級孵化器24家,國家級眾創空間35家,占全市總量分別達42%和38%以上;區域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418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7442家,占全市總量分別達41%和38%以上。其中,2個國家級高新區和1個省級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累計增加值達1271.69億元,研究與技術開發費用達554.82億元,分別占全市高新區65.8%和81.7%。
(三)合作機製靈活。《建議》範圍涉及多個行政區。為加強區域協作,解決好“有產業沒空間,有空間沒產業”的問題,各區間開展了多種體製機製創新探索。形成了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濱江蕭山特別合作園等多種區域合作模式。如,根據實際需求和資源稟賦,濱富合作區采用“濱江產業+富陽淨地”的模式,濱蕭特別合作園采用“研發總部+合作園核心製造+周邊配套製造”的模式,明確合作範圍、雙方責任、利益分配等問題,為全市跨區協作先行探路。
二、關於規劃布局
(一)關於產業規劃。近年來,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到2025年,城東智造大走廊在全市製造業中的地位明顯提升,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市經信局開展重點產業鏈梳理和重點產業發展規劃研究,研究製定了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多項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意見,近期印發了《杭州市產業鏈鏈長製實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立足我市優勢產業和發展方向,圍繞建設智能物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和綠色低碳等五大產業生態圈,著力打造視覺智能、集成電路、藥品、智能裝備等重點產業鏈。在產業布局中,堅持將濱江、錢塘、蕭山等區作為杭州製造業的主戰場、核心承載地,形成的產業規劃體係將助力江南區域產業高質量統籌發展。
(二)關於空間規劃。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在編)中對於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專門研究。一是實施“新製造業計劃”。推進“新工廠計劃”,構建視覺智能(數字安防)、生物醫藥與健康、智能計算、集成電路、網絡通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智能裝備,現代紡織等九大標誌性產業鏈,推進全市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高質量發展,夯實共同富裕的產業基礎。嚴守全市工業用地規模300平方公裏底線,依據產業發展情況動態調整供地計劃。到2035年,全市工業用地總量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保持在20%-25%左右。二是構建“環杭州灣先進製造業發展帶”,以錢塘新區為核心,以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杭州臨空經濟示範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錢塘智慧城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重點,作為杭州製造業發展的主戰場。
三、關於下一步工作
為加快鑄就實體經濟的鐵柱鋼梁,打造產業興盛的新天堂,我們將大力支持包括錢塘、蕭山、濱江等區域製造業發展。在布局發展方麵,配合市經信局著眼杭州全市域,聚焦主軸錢塘江,抓好各項產業規劃的落實,實施《杭州市產業鏈鏈長製實施方案(2022-2025年)》,進一步推動先進製造業沿錢塘江布局發展。在區域協作方麵,高質量推進濱江蕭山特別合作園建設,實現兩區更高層次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進數字經濟與製造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加快實現全產業鏈優化升級。適時拓展合作範圍,進一步總結高新區(濱江)“一區多園”建設經驗,全麵梳理錢塘江沿岸產業資源,結合錢塘區、蕭山區、濱江區等錢塘江南岸地區發展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謀劃推進高新區“一區多園”模式增點擴麵。在平台轉型升級方麵,推進重點產業平台“一園一業”發展,原則上每個平台不超過3類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集聚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以人才需求為出發點,統籌管控平台內產業用地與居住用地比例,完善各項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聯係人:規劃處 郎佳汝
聯係電話:8525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