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信息公開 民族事務 宗教事務 互動交流 公共服務 機關風采 專題聚焦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宗教事務 > 宗教事務

杭州天主教基本情況

發布時間:2024-06-28 17:46訪問次數: 來源: 市民族宗教局

杭州市現有天主教堂12所,在職教職人員(主教、神父、修女)10人。

天主教傳入杭州地區是在明代。明萬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意大利耶穌會士郭居靜、金尼閣二神父和鍾鳴仁修士應杭州李之藻(時任工部員外郎)之邀,在其家中舉行了第一台彌撒,這一天被後人稱為杭州天主教開教日。6月,楊廷筠(曾任監察禦史)受李之藻的勸說領洗入教,聖名彌額爾。1627年(天啟七年),楊廷筠出資在杭州觀巷建造教堂一所(在今中山北路天主教堂西),是杭州第一座天主教聖堂。

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是扶持天主教最著稱的三人,被稱為中國天主教三大柱石。由於他們熱心教務,很多傳教士都家居杭州,新入教的大有增加,因此,天主教史把杭州稱作明末天主教傳教中心。

1643年(崇禎十元年)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1607---1661)來華,先到蘭溪,後來到杭州居住,受到浙江巡撫是佟國器的大力支持。佟國器將楊廷筠舊居附近一大園地撥給教會,另建新堂。1659年(順治十六年)衛匡國開始建堂,1661年新堂啟用,命名為無原罪聖母堂。1661年6月2日衛匡國感染霍亂病逝,葬在杭州大方井。 

清朝康熙年間,因“禮儀之爭”朝廷下令禁止天主教傳播,天主教受衝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3月16日,杭州市天主教愛國會正式成立,1958年選舉吳國煥神父為天主教杭州教區正權主教,1960年在上海由皮漱石主教舉行祝聖典禮,是杭州教區首任自選自聖的中國主教。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宗教政策得到恢複和落實。杭州天主教愛國會恢複工作,1982年5月杭州市人民政府撥款人民幣五萬元修複教堂,同年12月12日聖母無原罪大堂舉行複堂慶祝大禮彌撒,複堂後天主堂(現中山北路415號)麵目一新。現杭州天主堂已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接待國內外天主教賓客的場所。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