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公眾互動 > 意見征集
《關於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體係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
發布日期: 2020-12-25 10:34 瀏覽次數: 來源:杭州市應急管理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係的一係列重要指示,按市深改委提出的任務,市應急部門牽頭,經過多方調研,反複修改,製定了《關於建立健全全市應急物資儲備管理體係的實施意見》。現向社會公眾征集《關於建立健全全市應急物資儲備體係的實施意見》的意見。

決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杭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製機製改革的實施意見》(浙委發〔2017〕46號)、《杭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杭政函〔2018〕9號)。

征集意見時間:2020年12月25日至2021年1月24日。

反饋意見途徑:如有相關意見建議,請通過傳真、信函等方式反饋。聯係處室:市應急管理局減災處,聯係電話:0571-85259658;傳真:0571-85259620,聯係地址:杭州市解放東路18號市民中心C座24樓減災處。


杭州市應急管理局

2020年12月25日


關於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體係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規範全市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工作,增強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提高應對處置重大突發事件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製機製改革的實施意見》《杭州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有關規定,現就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市應急物資儲備體係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係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緊緊圍繞以人為本、保障民生、提升效能和“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要求,紮實做好應急物資儲備的規劃、生產、采購、儲存及調撥使用等各個環節管理工作,不斷提高應對各類重大突發事件物資保障能力,形成職責清晰、運行規範、規模適度、保障有力的應急物資保障體係,最大限度減少和降低各類災害事故造成的損失,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統籌管理、分級負責。堅持“一個盤子”統攬,市、區縣(市)分級負責、分級儲備、分級管理、統一調度。市級應急物資主要用於各地重大突發事件緊急需求時的應急調度。市級相關部門和單位承擔市級應急物資儲備任務,負責建立本部門的應急物資儲備製度和管理體係,指導並督促檢查各區縣(市)相關部門做好相關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各區縣(市)承擔本級應急物資儲備任務,負責建立配套應急物資儲備製度和管理體係。

(二)適度完備、重點突出。應急物資儲備要針對常發的、影響大的突發事件,綜合評估其風險係數,按先急後緩、保證重點的原則,科學確定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品種、結構、數量和區域布局,確保儲備規模與區域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

(三)形式多樣、注重實效。堅持把社會儲備納入政府應急物資儲備管理範疇,體製內政府儲備與體製外社會儲備相結合,拓寬緊急狀態下應急物資供應渠道。在實物儲備的基礎上,結合區域特點,采取協議儲備、依托企業代儲、生產能力儲備和家庭儲備等多種方式,將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商業儲備以及家庭儲備有機結合,實物儲備與能力儲備有機結合,逐步構建多元、完整、覆蓋全市的應急物資儲備體係。

(四)完善機製、共用共享。建立和完善緊急狀態下各類物資的應急動員和應急采購機製,調撥、配送和使用聯動機製,軍地協作機製,跨部門、跨區域合作機製,公路、鐵路、航空聯動機製以及民間應急物資和運輸能力緊急征用和補償機製,實現應急資源共用共享。

三、職責分工

各責任部門和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按照有關規定、職責和任務,分別負責落實本部門本行業領域的應急物資儲備、使用、更新和日常管理工作(各部門職責詳見附件1)。

(一)自然災害應急物資儲備

1、防汛防台抗旱(抗雪防凍)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支持遭受嚴重洪澇幹旱、台風、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的受災地區開展災害防範和應急處置所需要的各類物資。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會同市林水局、市城管局、市建委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2、地震地質災害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支持遭受突發地震、地質災害地區,開展防災搶險、傷員搶救、救助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應急需要的各類物資。由市應急管理局會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3、森林防火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支持遭受突發林火災害地區開展防火救災、轉移安置人員、保護重要目標、救助受森林火災威脅群眾應急需要的各類物資。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會同市林水局、市農業農村局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二)安全生產應急物資儲備

1、危化礦山及工貿企業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應對各類工貿企業及礦山、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運輸、儲存等領域突發事件搶險救援行動的工具、設備、器材等物資。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會同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2、建設工程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應對本市行政區域內建築施工領域突發事件處置需要的專業工具、設備、器材等應急物資。由市建委牽頭,會同市應急管理局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3、道路和水路交通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各類交通安全事故搶險救援行動需要的救援器材、消防設備、檢測儀器、通訊設備、個人防護用具等應急物資。由市公安局牽頭,會同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4、消防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各類消防安全事故搶險救援行動所需要的工具、設備、器材等消防及安全防護物資。由市消防救援支隊牽頭,會同市應急管理局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三)社會管理應急物資儲備

1、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品安全和職業危害、動物疫情,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處理和醫療救治需要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會同市經信局、市級有關醫藥承儲單位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2、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包括恐怖襲擊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經濟安全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群體性事件等社會安全事件處置需要的應急物資和器械裝備等各類應急物資。由市公安局牽頭,會同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3、生活類救災物資儲備。主要儲備用於緊急搶救和轉移安置突發事件受災人員以及安排受災人員生活的各類物資。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會同市商務局、市財政局研究製定儲備標準和計劃並負責組織落實。

四、儲備規模

(一)“市-縣-鄉-村”四級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市級儲備規模按各災種的應急處置《預案》響應啟動條件規定數量為基準,至少滿足1個區縣(市)應急救援和受災群眾安置需要,儲備品種參照國家《應急物資分類及編碼》(GB/T38565-2020)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的《應急保障重點物資分類目錄(2015年)》(發改辦運行〔2015〕825號)物資目錄。應急通信保障車、挖掘機、移動泵車、強排車、衝鋒舟、無人機、大功率發電機及救災裝備等搶險救援機具設備裝備視情儲備;救災裝備參照《關於加強救災裝備建設的指導意見》(民發〔2013〕49號)視情配置。區縣(市)級儲備規模根據本區域特點,參照國省市有關應急物資儲備標準和要求,重點落實與本區域應急處置需要相符的應急物資儲備。區、縣(市)應急物資儲備品種和數量應當滿足當地突發事件三級響應狀態下應對處置工作需要。鄉鎮街道和社區(村)在做好本級應急物資儲備的同時,還應及時掌握本地企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中可用於搶險救災的應急資源信息,及時登記入庫,供必要時緊急調度使用。市級應急救災物資應視情況將儲備物資下移,向多災易災區縣(市)、鄉鎮(街道)分散儲備,以提高應急救災物資調運、分配和發放時效。

(二)專業應急救援隊伍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各專業部門和企業依托本行業專業人員組建的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由專業部門和企業負責配備能夠擔負遂行專業應急救援任務的裝備和物資(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物資配備參考見附件2)。

(三)社會應急救援力量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將有資質和能力的抗洪搶險、地質災害、危險化學品事故、森林滅火、工程事故、地震等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的應急物資儲備,納入各級應急物資管理體係。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會同市消防救援支隊、武警杭州市支隊、市紅十字會以及社會公益救援組織一起,研究製定物資儲備的種類、標準、存儲地點,明確管理責任並指導落實。市、區縣(市)可通過應急管理及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或采取購買服務等方式給予適當支持。

五、管理機製

(一)聯席會議製度。市政府建立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聯席會議機製(以下簡稱“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總召集人,市發展改革委、市應急管理局領導為召集人。聯席會議主要職能:研究全市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工作的重大問題;審核全市應急物資儲備規劃及市級各有關責任部門和單位應急物資儲備計劃並監督檢查其落實;統一組織全市應急物資的使用調配;統籌規劃全市應急物資倉儲場地布局;指導各區縣(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聯席會議不設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市應急管理局承擔。

(二)計劃論證製度。每年第三季度,由發展改革委、市應急管理局牽頭組織有關責任部門和單位,針對處置突發事件的特點和要求,結合年度應急處置工作統計數據,對應急物資儲備的種類、數量、儲備方式、補貼標準和布局等情況進行評估和論證,在此基礎上製定下年度應急物資儲備計劃,經聯席會議審核通過報市政府批準後下達,以確保應急物資儲備的針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

(三)物資采儲製度。應急物資采取政府儲備、商業儲備和社會儲備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政府儲備以實物儲備為主,市級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年度應急物資儲備計劃,按職責分工組織應急物資采購,進行實物儲備;商業儲備采取實物儲備與生產能力儲備相結合的方式,由有關部門和責任單位與有關應急物資生產或經營企業簽訂協議,企業在儲備一定數量實物的同時,保證一定規模的生產能力儲備,確保緊急情況下應急物資的生產供應;社會儲備即倡導全社會積極捐助、捐贈應急物資,同時鼓勵家庭、公民個人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條件進行必要的常規應急物資儲備。

(四)動態監管製度。各級應急物資儲備責任部門和單位要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日常管理製度,規範應急物資入庫、出庫流程,完善應急物資台賬檔案。每年 8 月底前,將上一年度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數量、布局和消耗情況等數據報本級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協調機構備案,並錄入全市應急物資儲備信息數據庫。同時,由發展改革委、市應急管理局牽頭,按照應急物資儲備計劃,每年適時組織對全市應急物資實物儲備、商業儲備、生產能力儲備、技術儲備等動態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結果報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聯席會議備案,並納入年度全市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製考核部門賦分內容。

六、調撥使用 

各類災害事故主管部門和責任單位在處置本係統突發事件時,可按照有關管理規定,按照“先近後遠、先主後次、保障急需”原則,對應急物資進行調撥使用。

(一)本級調用。應急物資儲備責任部門和單位在處置本區域本係統突發事件時,可按照有關管理規定,自行調用所儲備的應急物資保障應急處置。事後及時將有關調用信息備案。應急物資使用完畢或報廢處置後應及時歸庫或補充,確保應急物資處於滿庫狀態。

(二)就近調用。當處置突發事件特別需要時,各專項應急指揮協調機構可依據有關規定和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合理選擇應急物資調用地點和物資種類,科學調度。相關儲備責任單位接到應急物資調用指令後,應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拖延貽誤。要發揮好區縣、鄉鎮街道等基層一線應急物資分布廣、調度快的優勢,保障突發事件前期處置,提高應急物資調用響應效率。

(三)統一調用。當突發事件升級或特別需求,由突發事件發生地區、縣(市)人民政府或相關指揮協調機構提出市級應急物資使用申請,或涉及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調用應急儲備物資時,由市應急管理局或市專項應急指揮協調機構對應急物資調用實行全市統籌、統一調度(市級應急物資調撥使用流程見附件3)。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整合資源,建立各類交通工具和應急隊伍的數據庫,根據運輸任務、地形特點、氣象條件等情況,充分發揮各種運力的優點,確保應急物資運輸及時、高效。

(四)社會征用。當應急物資不能滿足應急處置需要,需要征用社會和個人物資時,按照“先征用、後返還、合理補償”的辦法,向社會和個人征用應急物資。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後,由實施應急征用的單位負責落實補償事宜。被征用的物資在使用完畢或者突發事件處置工作結束後,應及時返還;物資被征用或征用後毀損、丟失的,應依法給予補償。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民政府要把應急物資儲備體係建設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列為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市級各有關部門要把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納入本部門工作規劃,逐步建立健全市級應急物資儲備體係,切實提高應急物資的保障能力。各區縣(市)要在2021年5月份前,建立本級相應的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工作機製。

(二)加強資金保障。按照現行事權、財權劃分原則,應急物資采購、儲存與調運管理的保障經費由各級政府按規定予以承擔。應急物資采購原則上采取公開招標方式進行。緊急情況下,由各類突發事件應急物資儲備的牽頭部門提出緊急采購計劃,經市政府批準後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依法定程序實施緊急采購。緊急采購活動完成後,其采購項目的品種、數量、單價等結果應當在政府網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監察、審計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經費使用情況。

(三)加強信息保障。以市應急管理指揮平台為基礎,強化應急物資信息管理功能,搭建“涵蓋全麵、結構合理、信息完善”的全市應急物資儲備信息數據庫,實現應急物資的動態管理、有效共享、科學調度。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落實專人做好本地、本單位、本行業的應急物資信息數據的采集、整理工作,及時上傳、更新數據庫,並嚴格確保應急物資儲備信息要素的完整、準確。

(四)加強隊伍建設。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應急物資保障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注意培養和引進信息技術、供應鏈與物流管理、倉儲保管等方麵的新型人才,完善應急物資儲備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等的技能規範,積極開展應急演練和在崗培訓,不斷提高應急物資儲備管理人才隊伍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市應急物資管理專家庫,為應急物資儲備重大決策的應急會商、應急處置、評估總結以及日常培訓演練、谘詢服務等提供支持。


附件1     

市級應急物資儲備職責分工

市減災辦:負責統籌協調有關單位做好生活類救災物資和其他重要應急物資的儲備並與省級各主要災種組織指揮機構做好銜接,根據災情需要協調生活類救災物資和其他重要應急物資的調撥和緊急配送,確保災後救援、救助工作及時有序開展。

市安委辦:負責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做好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救援所需物資的儲備,根據事故需要協調各類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的調撥和緊急配送,及時有序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市防指辦:負責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做好應對台風洪澇幹旱等自然災害所需物資的儲備,根據災情需要協調各類防汛防 台抗旱應急物資的調撥和緊急配送,及時有序開展救援工作。

市森防辦:負責統籌協調各成員單位做好應對森林防滅 火所需物資的儲備,根據災情需要協調各類森林防火應急物資的調撥和緊急配送,及時有序開展森林消防救援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作為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聯席會議機製共同召集人,負責將應急物資儲備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符合條件的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項目納入重點工程項目庫;負責市級應急物資倉儲、中轉、配送設施建設項目審批和投資安排。

市經信局:承擔市級醫藥儲備管理工作;指導推進安全和應急產業發展,指導協調應急物資生產能力儲備。

市公安局: 負責市級公安機關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督促指導屬地公安部門(交警部門)做好緊急情況下應急物資和裝備運輸車輛優先通行的保障工作;督促指導屬地公安部門做好應急物資倉儲點、發放點的安保工作;配合市級有關部門研究製定緊急情況下應急物資裝備運輸車輛的免費快速通行保障機製或預案

市財政局:負責統籌安排市本級應急物資儲備庫(含設施設備)建設、市級應急物資采購、儲備管理、調運所需經費年度資金預算;指導市級有關部門做好應急物資所需資金預算編製工作;配合市級有關部門研究製定應急物資征用補償機製。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處置地質災害應急調查監測設備、裝備的儲備,配合做好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所需物資的調撥和緊急配送;負責應急物資儲備布點建設項目用地保障。

市建委:負責牽頭組織實施建築施工領域突發事件市級應急物資和裝備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指導各地建設係統做好應急物資儲備、調運等工作;配合有關部門製定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標準。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公路、水路搶險工程機械裝備的配備、防雨雪冰凍等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協調組織重要應急物資的公路、水路運力的調度;會同市級有關部門研究製定緊急情況下應急物資裝備運輸車輛的免費快速通行保障機製或預案。

市林水局:負責市級水利行業防汛防台抗旱等應急物資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指導全市水利係統防汛物資儲備、調運等工作。負責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治、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與防控應急物資儲備。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動植物疫病防治、農作物種子等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

市衛生健康委:負責組織本行業係統公共衛生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

市應急管理局:做為市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聯席會議機製共同召集人,負責組織編製市級應急物資儲備規劃、品種目錄和標準;組織建立應急物資共用共享和協調機製;建立市級應急物資儲備數據庫,彙集市級相關部門應急物資儲備和管理信息,並督促做好數據更新。

市國資委:負責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市屬企業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及時掌握市屬企業應急物資裝備儲備情況。

市市場監管局:負責提供有資質的檢驗機構名單,指導和協助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尤其是救災食品、瓶桶裝飲用水、藥品等生活救災物資質量檢驗工作。

市城管局:負責組織本部門防汛防台、抗雪防凍等應急物資和裝備的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指導全市城管係統防汛防台、抗雪防凍等應急物資和裝備的儲備、調運等工作。

市商務局:負責中央和省級調撥應急物資、市級應急物資的收儲、輪換和日常管理;根據市應急物資儲備規劃和應急部門提出的年度購置計劃,組織應急物資采購;根據動用指令按程序組織市級應急物資的出庫並調運至指定地點;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布點、信息平台建設;協助市級有關部門做好應急物資裝備回收工作。

市消防救援支隊:負責組織消防應急救援行動所需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

杭州警備區:負責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擔負搶險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時所需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

武警杭州市支隊:負責本部隊擔負搶險救援和災後重建工作時所需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

市紅十字會:負責協調紅十字冠名救援隊做好應急物資儲備,根據需要組織實施全市紅十字會係統救災救援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負責國內外援助、捐贈物資的接收管理工作。

市氣象局:負責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負責大麵積停電搶險、搶修應急物資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

杭州鐵路辦事處:負責組織實施鐵路交通領域突發事件應急搶險專用物資、設備的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負責應急物資和裝備的鐵路運輸保障工作。

杭州地鐵建設集團:負責本區域內地鐵工程建設突發事故應急、軌道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氣象災害處置的應急裝備與應急物資的采購與儲備。

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本區域內公共交通工程建設突發事故應急、公共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處置的應急裝備與應急物資的采購與儲備。


附件2  

                                           各類專業應急隊伍應急物資配備參考

救援隊伍分類

隊伍數量(支)

主要應急物資種類

責任

部門

市級

區縣

防汛防台

1

至少1支;各沿江地區,西部山區縣市2-3支。

衛星電話、地下管線探測儀、車載發電車、便攜式應急小油機、抽水機、潛水泵、強力探照燈、防水手電筒、雨褲、安全帽、救生衣、太陽傘、編織袋、升油桶、油桶雨布,光纜、電杆、鋼絞線等

應急

地質災害

1

至少1支;地質災害頻發地區應至少2支

生命探測儀,衛星定位測量儀;滑坡監測雷達;挖機、鏟車、雨衣、安全帽、鐵鍬、安全繩、地質羅盤、地質錘、地質包、全站儀、測量儀、無人機、手電筒等

應急

防寒防凍

1

至少1隻,冰凍災害頻發地區2隻以上,

掃雪車;吹雪機;鏟雪機;拋雪機;熱風式除雪機;融雪劑撒播機;鏟雪鍬;除冰車;破冰機;破冰 船;滅雹高射炮;融雪劑;防滑鏈等

城管

森林消防

2

森林防火等級三級地區至少1支;四級地區至少2支;五級地區至少4支。

高壓水泵、風力滅火機、滅火彈、撲火拖把、阻燃服、防火頭盔、油鋸、電鋸等滅火器等

林水、農業農村、應急

危險化學品

5

危化品生產企業相對集聚及發生III級以上危險化學品事故地區應至少配置應急隊伍2隻以上;危化品生產企業集聚度高及發生II級以上危險化學品事故地區應至少配置應急隊伍3支以上

多合一氣體檢測儀,手持防爆應急燈,消防戰鬥服、消防水帶、消防扳手、消防水槍、消防斧、消防鉗、擔架、防毒麵具、橡膠雨靴、過濾罐(防氨氣)、濾毒罐(防氨氣)、防毒麵具、危化品應急救援箱、防爆泵、連接管、防爆對講機等

應急

礦山

2

屬地範圍內有各類礦山的區縣1-2支

重型防化服、輕型防化服、泡沫車、堵漏工具、空氣呼吸器、防毒麵具、腰帶、防護靴、洗消裝置、強光照明、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儀、防爆對講機、醫療箱及藥品氧氣包等

應急、規資

建築工程(含地鐵)

5

重大建築施工項目及存在建築工程安全事故一般事故及以上險情

液壓工程鑽機、切割機,柴油發電機組、低平板車、廂式貨車、隨車吊、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工程運輸車、清障車、潛水排汙泵、聚氨酯注漿泵、液壓注漿泵

建委、地鐵集團

道路和水路交通

1支

重點交通樞紐、高速公路及航道所在區、縣(市)應至少配置應急隊伍1-2

挖掘機、裝卸機、滑移裝載機、切割機、灑水車、登高車。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信號槍,潛水服;水下照明燈;漂浮繩;水下探測設備;水下切割工具等。

公安、交通、消防

醫療救護

5支

2支以上

應急背包,消殺器械及藥品急救箱或背囊;除顫起搏器;輸液泵;關節夾板;擔架;隔離擔架,移動 ICU;心肺複蘇機;簡易呼吸器;多人吸氧器;便攜呼吸 機;氧氣機瓶、監護儀;小型移動手術車;洗眼器;重傷員皮膚洗消裝置等

衛健

紅會

民間綜合救援隊伍

16

至少1支

衛星電話、破拆設備、救生擔架、發電機,對講機、除顫儀,皮劃艇,生命探測儀,切割鋸、應急包、防護服等

應急


附件3   

市級應急物資調撥使用流程


《關於建立健全全市應急物資儲備管理體係的實施意見》的起草說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