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567/2018-00008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文號: | 公開日期: | 2025-01-09 | |
發布單位: | 市交通運輸局 | 政策解讀: |
一、2017年工作總結
過去的一年,全市交通運輸係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及全國、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團結拚搏、克難攻堅、深化改革、開拓創新,著力推進交通運輸各項工作。係統黨的建設全麵加強,交通有效投資大幅增長,綜合運輸服務保障能力持續提升,重大改革穩步推進,智慧交通綠色交通發展成效明顯,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全麵完成省、市下達的各項考核目標任務,較好地發揮了交通引領支撐城市發展的作用。
(一)交通建設有效投資創曆史新高。全市綜合交通基礎設施(不含城區道路)建設總投資超過521億元,同比增長41.96%,超額完成省考核任務(478億元)9.14%。其中,公路水路建設總投資首次超過200億元,達215.08億元,同比增長29.59%,投資規模和增幅均列全省11地市前列。一是重大項目紮實推進。繞城高速西複線、臨金高速國高網杭州段、京杭運河浙江杭州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四改三”段、建德十裏埠綜合作業區等全麵加快建設,千黃高速淳安段、運河二通道八堡船閘工程等實現開工建設。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寬杭州段主線工程(除浦陽江大橋外)、104國道餘杭馬頭關至勾莊段改建工程、桐廬縣23省道梅蓉至杭新景高速鳳川互通段、餘杭15省道至臨安02省道連接線臨安段等12個項目按計劃完工。“杭州中環”項目進入實質性設計和審批階段;臨金高速“省高網”段完成初步設計方案編製及除土地預審外的所有專項審批;杭紹甬高速杭州至紹興段、滬杭甬高速抬升改造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杭甬運河杭州段完成竣工驗收。此外,區、縣(市)的交通建設項目也有力有序地推進。二是建設管理機製不斷創新。推動組建了市級層麵的交通重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我們主動擔起辦公室工作職能,切實發揮“牽頭抓總、綜合協調”作用,會同市有關部門實施專項督查和考核。積極探索項目總承包(EPC)、PPP融資、國道和城際鐵路共線設計、公路與城市快速高架合並建設等模式,曆時3年完成地鐵5號線PPP項目談判,引入外資109億元,為全省綜合交通建設和城市空間拓展提供了新思路。進一步規範交通建設市場秩序,強化建設基本程序管理,完善信用評價體係,打造公路水運“品質工程”。富春江船閘改擴建工程獲省“錢江杯”優質工程獎。三是規劃研究取得新的成果。《杭州市綜合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各專項子規劃完成審批程序,並組織實施。《杭州都市圈 “十三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通過評審。圍繞城市國際化、擁江發展、城西科創大走廊、臨安撤市設區、交通治堵、錢塘江旅遊碼頭布局、淳安下薑村及周邊地區交通發展等工作,組織開展交通專項規劃方案編製和相關研究。四是惠民交通工程快速推進。圍繞創建全省萬裏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實施掛圖作戰,建設美麗公路1158公裏,其中公路精品示範走廊434公裏;創建美麗航道114公裏,錢塘江“三堡船閘至之江大橋段”獲全省首批四條省級美麗航道之一。實施241公裏高速公路和192公裏普通國省道大中修工程。新建農村公路84公裏,完成農村公路提升工程448公裏、路麵維修538公裏、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98公裏,啟動8條共115公裏農村斷頭路建設。完成370個港灣式停靠站和25個普通公路服務站建設;新增高速公路一站式服務網點594個、ETC專用車道15條、ETC用戶35萬名。撤銷2個渡口,改造渡口渡埠4處,創建2個“美麗渡口”,更新渡船1艘。撤銷蕭山區03省道東複線補票點和餘杭區04省道收費站。
(二)綜合運輸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一是綜合交通運量大幅增長。全年公路客運量1.3億人次,同比增長6%;公路貨運量2.94億噸,同比增長15.43%。水路客運量637.9萬人,貨運量5043.8萬噸,同比分別增長9.3%、7.9%。全港貨物吞吐量1.07億噸,同比增長47.24%;集裝箱吞吐量5.14萬標箱,同比增長205.9%,創曆史新高。蕭山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3557萬人次,同比增長12.6 %;鐵路全年發送旅客6700萬人次,同比增長12.4%。全市郵政企業和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總量完成483.42億元,同比增長35.15%;業務收入(不含郵政銀行營收)完成275.10億元,同比增長27.85%;全市快遞企業業務總量達23.26億件,同比增長28.90%。二是公共交通優先發展。高質量完成全國公交都市創建暨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保障任務,杭州“互聯網+”公共交通實踐經驗在會上做典型交流,公交車、出租車斑馬線前禮讓行人活動向全國推廣。完善政府購買地鐵、公交等運營服務機製,全麵實行公交、地鐵服務質量考核,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主城區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達430萬人次,公交分擔率預計增長超過1個百分點,達40.8%以上。地鐵2號線一期西北段、2號線二期、4號線一期南段先後建成運營,新增運營裏程36.3公裏,總裏程達117.6公裏。新增、優化公交線路56條,30條重點公交幹線、地鐵接駁線及外圍區域線班次提升2.3%,最大運量前30條公交線路早晚高峰時段平均時速達15公裏以上。牽頭推進富陽區與主城區公交一體化工作,實現同網絡、同票價、同優惠。開通全省首條“跨三地”(金華、浦江、諸暨)農村公交環線。做好小客車調控管理工作,全年累計配置增量指標82695個,縣(市)指標4336個,其他指標47743個。三是客運行業協調發展。做好“春運”、假日運輸及重大會議活動綜合交通保障工作,全國學生運動會保障工作被市政府授予集體三等功。優化完善《錢塘江水上旅遊碼頭布局規劃》,做好旅遊常態化新航線啟動準備。桐廬、臨安兩地入選全國首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創建縣。推動旅客聯程運輸服務,蕭山國際機場4座城市航站樓投入運行。完成縣級客運經營許可權限下放,投放330輛省際包車經營權,積極培育大型國際會議交通保障市場主體。提前3年實現全市建製村“客車村村通” 目標,實施10座以上租賃車輛規範管理工作。四是交通物流持續降本增效。完善國家級和傳化“公路港”為主導的物流信息共享體係,日交易信息超過200萬條。加快4個重點物流項目建設,啟動農村物流創新發展示範縣創建,試點物流無車承運工作,順豐航空集裝器空陸聯運項目入選全國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杭州傳化貨嘀公司獲得全省首個無車承運經營許可。對貨運車輛和集裝箱運輸車輛給予高速公路優惠通行,先後減免港航各類稅費約9184萬元。出台《杭州航區船舶優先過閘管理規程》,拓展集裝箱船舶綠色通行範圍,加快推進杭州港“散改集”項目試點前期工作。
(三)交通運輸綜合改革不斷深化。一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有力。梳理出群眾和企業辦事主項71項(子項140項),目前,除3個涉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事項外,其餘68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或“跑零次”辦理,占比達95.8%,比全省“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高出7.9個百分點。采取網上受理“數據跑”、交通服務“上門跑”、就近設立辦事窗口等措施,加快公民個人辦事事項、商事登記、投資項目審批等重點改革,推進數據共享、材料精簡、電子檔案簽章等改革工作。積極支持桐廬縣試點改革,實現交通項目縣級審批。二是綜合交通改革穩步推進。交通管理體製改革方案經多輪修改,反複論證,獲市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批準,交通綜合職能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加快推進水上綜合執法提升、駕培行業改革、汽車維修電子健康檔案係統等重點改革試點項目,在全國推廣汽車電子檔案係統“杭州模式”。三是出租車行業改革繼續深化。開展巡遊出租車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修訂完善考核辦法,強化日常檢查和集中整治,出租車投訴降幅三成以上。推進巡遊出租車運價機製改革。加強網約出租車管理,有效處置新政過渡期滿涉穩問題,建立多部門聯合審查機製,有7家平台、10870名駕駛員、8645輛車輛獲得行政許可,合法網約車車輛和司機規模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四是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取得成效。牽頭製定並出台《杭州市促進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規範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多途徑多方式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配備管理人員。加強車輛總量和停放秩序管理。出台服務質量考核辦法,開發運營互聯網自行車行業監管平台,接入7家企業,88.7萬輛車輛數據。
(四)行業治理能力水平持續提升。一是交通立法執法工作進一步加強。完成《杭州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修訂工作,推進交通行政執法信息化平台建設,做好交通運輸部“三項執法製度”試點工作,在全國首推船舶違章異地處罰模式。完成5471處小城鎮“道亂占”整治,推廣“路(街)長製”,330國道建德市大慈岩鎮路段被確定為省級示範路段。做好公路超限、橋下空間、“兩非”、西湖景區旅遊環境秩序等專項整治工作,加大危化品運輸、機動車服務市場監管力度,完善部門聯動機製。二是行業安全生產平穩有序。全市交通運輸係統持續保持安全穩定態勢,安全生產事故指標持續下降,各項指標均在省市考核範圍內。開展 “平安創建”、安全生產大檢查、護航十九大等各類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活動,出台行業社會麵等級響應暫行辦法和行業安全檢查指導意見。爭創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示範區,實施船舶進出港報告製,完善重點水域通航規則。加強軌道交通保護區安全監管,完成重大隱患掛牌督辦整改任務,落實施工領域風險源辨識、評價、管控工作。開展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預防機製試點工作,強化旅客和貨物托運實名製、地鐵和客運站安檢工作。完成全市44座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病危橋隧加固改造工作。三是應急搶險能力不斷提升。推進國家區域性公路交通應急裝備物資(浙江)儲備中心建設,完善省交通戰備應急勤務訓練(杭州)基地設施設備。開展千島湖水上綜合應急救援演習、公路搶險、地鐵運營等各類應急演練,修訂完善多個市級專項應急預案,推動各地水上搜救中心建設。探索應急救援社會化合作機製,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做好“三防”工作,確保雨季汛期安全暢通。
(五)交通科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一是綠色交通發展不斷拓展。做好中央環保督察相關配合工作,清理錢塘江之江水域廢棄采砂船、運輸船,調整錢塘江待閘應急錨地,積極參與錢塘江非法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加大飲用水源保護力度。抓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參與新一輪地方補助政策研究,全年新增新能源汽車30665輛。繼續推進車船尾氣治理、公路及碼頭堆場揚塵防治,加快推進駕培“三位一體”節能減排體係建設和維修“五廢”治理。推進剿滅劣五類水攻堅戰,做好餘杭塘河“河長製”相關工作,建立船舶與港口水汙染防治及聯合監管機製,做好船舶垃圾、油汙水等回收工作,推進內河船舶船型標準化。二是智慧交通建設不斷深化。指揮中心運行平穩,推出移動應急指揮係統,綜合交通執法平台基本建設,港航截麵信息管理係統全麵應用,智能駕培監管體係更加完善,“互聯網+”在交通行業各領域應用更加廣泛。進一步整合綜合交通數據,日交換量達4億條,與阿裏雲和城市大腦共享相關數據。公交智能化調度係統投入使用,公交模型和公交行業監管平台全麵運行。公交、地鐵、公共自行車APP全新上線,市區公交實現移動全支付,主城區實現公共自行車24小時掃碼支付,地鐵掃二維碼和銀聯銀閃付過閘乘車。三是交通職業教育再創佳績。技師學院和杭汽校圍繞“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總體目標,以“兩個滿意”為主題,加強校區建設,深化合作交流,著力提高辦學能力。兩校在省市各類技能比賽中多次獲獎,其中技師學院教師蔣應成在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獲得汽車噴漆項目金牌,實現學院蟬聯該項目冠軍。汽車維修行業分別連續三年和五年蟬聯全國、全省維修職業技能賽冠軍。四是交通科技創新成效明顯。抓好科研項目管理,突出重點課題研究,組織推進13個省級課研項目。抓好交通科技推廣應用,有7個科技項目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和表彰,新增1項發明專利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發揮行業學會作用,推動了交通科研水平整體提升。
二、2018年工作計劃
2018年,是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總體工作思路是: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強弱項、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大力推進交通運輸改革開放和創新融合發展,不斷滿足市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要,為杭州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當好先行,奮力開啟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建設新征程。
初步考慮,今年主要預期目標為:綜合交通有效投資規模為621億元(其中,地鐵333億、鐵路8億,公路、水路260億元)。實施精品示範公路145公裏,實施農村公路三年行動計劃,提升改造農村公路380公裏,建設路網完善工程120公裏,路麵維修590公裏,安防工程200公裏。改造提升內河等級航道256公裏,港口集裝運輸增長20%以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成效明顯,運輸市場環境秩序進一步優化。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打贏“四好農村路”攻堅戰。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的批示精神,重點部署、重點支持、重點協調、集中攻堅,全麵提升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營水平。一是強化政策支持。積極爭取省、市資金、政策等支持,更好發揮區、縣(市)作用,完善農村公路建管養運的體製機製。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示範鄉鎮創建,全麵實行市、縣、鄉、村四級路長製,積極推動設置鄉鎮專管機構、配備專職人員。二是加快改造提升。全麵實施杭州市農村公路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升改造農村公路、實施精品示範公路、建設路網完善工程、路麵維修、安防工程等,以農村公路為重點,統籌提升農村渡口、停車場地等交通基礎設施。三是提高服務品質。推廣淳安、餘杭、桐廬等地經驗,進一步帶動“交通運輸+”特色產業、鄉村旅遊、農家樂等發展。開展建製村通客車鞏固提升活動,健全長效運營機製,因地製宜推進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進一步提升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
(二)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滾動推進100多項重點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設投資260億,力爭280億元,比上年增長21%。一是強化規劃研究。開展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研究,對接國家戰略和全省“交通強國示範區”建設部署,研究確定杭州交通強國示範城市建設的框架體係並抓好實施。貫徹實施全省“四港、三通道、四樞、三體係”建設和杭州“擁江發展”等部署,進一步加強規劃研究,做好規劃銜接和工作對接。完善蕭山國際機場、杭州西站等重點區域集疏運體係規劃研究,推進物流倉儲園區規劃等具體項目的研究,開展擁江發展交通帶的有關研究,做好“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中期評估等工作。二是加快項目攻堅。建成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寬杭州段工程、320國道提升整治工程(崇賢至東湖連接線工程一期工程)、杭州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臨安新聯至橫畈公路工程等18個項目。續建杭州繞城西複線、千黃高速公路淳安段、臨金高速“國高網”段、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杭州段“四改三”等26個項目。力爭盡早開工建設滬杭甬高速市區段提升改造、臨金高速“省高網”段、京杭運河二通道新開挖段等18個項目。加快推進G92N杭紹甬高速公路杭州段、留祥路西延工程、臨安融杭快速通道等46個前期研究項目。三是提升工程質量管理水平。開展公路水運建設工程質量提升行動,堅持管理和技術的傳承與創新,健全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體係,提高安全保障水平和綠色環保水平,努力打造品質工程升級版。推行“智慧工地”建設,做好杭紹甬智慧高速公路建設工作。
(三)不斷提升綜合運輸服務能力。一是提高綜合運輸組織協調能力。加強鐵路、民航、公路、水路、城市公交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深度融合。健全完善綜合交通運輸協調機製,進一步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做好春運、節假日以及世界遊泳錦標賽等重大國際活動交通運輸保障工作,進一步培育大型市場經營主體。二是推進交通治堵和公交都市、綜合運輸服務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牽頭實施交通治堵三年提升計劃。全麵完成公交都市創建工作目標任務,確保取得“公交都市”稱號。進一步深化新時期加快推進公交優先發展政策研究。以促進公交地鐵兩網融合及加強外圍新區公交覆蓋為重點,新辟優化公交線路不少於40條,公交分擔率提升1個百分點。擴大殘疾人免費乘車範圍,實現杭州市持證殘疾人免費乘坐市內公共交通工具。完成富陽區與主城區公交一體化,加快推進臨安區與主城區公交一體化,以及市域、都市圈公交一體化。加強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規範管理。繼續做好小客車調控管理工作,回應社會關切,適時調整相關政策。三是服務百姓便捷舒適出行。積極推進巡遊出租車運價機製改革,促進巡遊出租車和網絡預約出租車融合發展,開展出租車規範服務年活動,加大重點時段、重點區域整治力度。推動道路客運行業轉型升級,促進城鄉客運發展。培育水上旅遊市場,提升改造旅遊碼頭等基礎設施,開通錢塘江水上巴士新航線。提高公路養護質量、通行能力,實施高速公路路麵大中修290公裏,完成普通國省道路麵大中修171公裏。新建ETC車道15條,累計發展用戶數力爭突破100萬戶。牽頭做好江東大橋取消收費等工作。深化“美麗渡口”創建,做好農村渡口渡埠改造和渡船更新改造工作。完善駕培第三方支付、先培訓後付費服務模式,規範汽車租賃行業服務,深化汽車電子健康檔案係統建設,推進汽車維修全過程管理。四是促進物流業發展。加快發展多式聯運。研究出台船舶標準集裝箱和新辟水運線路財政補助政策,推進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鼓勵新興物流業態發展,支持城市快遞、無車承運、農村物流等業態的創新發展示範工作,深化推進全市物流園區和基地建設與布局。大力推進國家物流信息平台杭州區域交換節點應用。五是深化交通郵政融合發展。支持郵政快遞行業健康發展,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推動“郵政+電商”“郵政+農村物流”發展,推動農村郵政網點完善普遍服務功能,增強輻射“村郵樂購”站點的能力,為鄉村振興、農民致富提供有效支撐。
(四)繼續深化交通運輸行業改革。一是認真組織實施交通管理體製改革。組建市綜合交通改革與發展領導小組,履行好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加強統籌協調,深化交通治堵,認真組織實施交通管理體製改革後續各項工作。根據上級部署,穩步推進交通事業單位改革,切實關心和維護職工利益。二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構建網上網下融合的政府服務體係。打破信息孤島,拓展數據共享廣度,擴大服務事項“網上辦”“移動辦”的覆蓋麵,助力建設“移動辦事之城”。在減事項、減材料、減時間上持續加力,為群眾辦事創造最優體驗。三是加強行業管理改革創新。加強對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跟蹤和研究,密切關注無人駕駛等新技術的發展動態,做好相關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儲備。。加快發展通用航空、新能源裝備等新型產業,推動交通運輸與物流業、製造業、旅遊業等關聯產業聯動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四是深化投融資機製改革。繼續推廣應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做好資金、資產管理,強化預算管理和執行跟蹤。做好交通運輸領域債務風險防範。
(五)切實加強交通治理能力建設。一是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完成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預防機製試點任務。鼓勵安全管理創新,積極培育安全生產第三方服務機構。強化應急管理,探索與社會化應急相結合的應急救援機製。指導縣、市(區)加快水上搜救中心和水上應急救撈基地建設。總結推廣生命安全防護工程示範項目經驗,強化人員密集場所、高層建築消防安全工作,開展危病橋隧、事故多發點段定期排查和掛牌督辦。加快國家應急物資(浙江)儲備中心建設。高度重視社會公共安全工作,強化節假日、重大活動期間社會麵防控,嚴格旅客、貨物托運、車輛租賃實名製管理。全麵排查行業不穩定因素,做好防範和化解工作。二是持續推進法治政府部門建設。做好《杭州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的宣貫實施。推進《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條例》、《杭州市船閘管理辦法》等立法工作。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配套法規建設,加強對新業態發展相關政策的研究。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和信用交通建設。進一步加強運輸市場監管,落實公路治超、貨運實名製聯動監管、小城鎮“道亂占”整治攻堅行動、入城口整治督查、橋下空間利用等長效管理機製。
(六)加快綠色交通智慧交通發展。一是大力推進智慧交通發展。深化數據整合共享,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發展成果,優化交通運行組織和管理控製,健全智能決策支持與監管。充分發揮綜合指揮中心全天候應急保障統一指揮樞紐作用,強化省、市、縣聯動聯調機製。推進城市“公交模型”第二期項目建設,深化項目成果應用。推進綜合交通運行指數分析平台(一期)項目、新能源車管理平台、綜合執法平台建設,深化項目成果應用。搭建“杭州交通一碼付”平台,豐富巡遊出租汽車在線支付手段。開通支付寶支付小客車競價保證金及競價款功能。二是大力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結合綠色交通省、綠色交通城市建設,拓展綠色交通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形成交通運輸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麵。繼續做好新能源車推廣應用工作,建設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監測平台,進一步提升公交車新能源車輛的比例。加強船舶與港口汙染防治,推動《杭州市防治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汙染水域環境應急能力建設規劃(2017-2020年)》落地實施。完善生態環保工作長效機製,紮實做好交通運輸領域“治水”“治氣”和固廢治理等工作。三是大力推進交通職業教育。大力弘揚勞模和工匠精神,積極研究落實相關政策保障。立足杭州實際,突出交通特色,進一步增強交通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行業轉型升級的契合度。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幹意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的全方位融合,培養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鞏固和放大世界技能大賽“兩連冠”成果,總結參賽備賽經驗,完善選拔訓練機製,培育金牌團隊和後備梯隊,積極備戰新一屆世界技能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