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排隊超100米,建德網紅豆腐包店隊伍比杭州還長!宋朝大詩人陸遊也是它的粉絲!建德要成立“豆腐包辦”!
去年11月,杭州體育場路中山北路口,開了一家“建德大包”。熱氣騰騰的豆腐包成了搶手貨,門口排起長長的隊伍。老板是一對雙胞胎,翁大紅和翁小紅,兄弟倆老家建德,翁大紅曾在舟山學做鹵味,也去過上海幹過快遞,最後回到老家,花3萬塊錢在建德找師傅學做包子。兄弟倆相信,在建德,豆腐包是受人歡迎的特色美食,來到杭州應該也會受人喜歡,他們的豆腐包店在杭州鳳起路和中山北路開張後,果然生意紅火……
快報報道後,不少網友留言,在建德,豆腐包是他們從小吃到大的家鄉味道。近些年,建德積極融杭。2018年年底,杭黃高鐵運營後,更縮短了杭州與建德的距離,杭州東站到建德大約41分鍾,開車也不過兩個小時。建德當地豆腐包是什麼樣?有多久曆史?什麼來曆?我們打算去建德一探究竟。當地人先給我們推薦了一家豆腐包“網紅店”,說比杭州排的隊伍還要長。這家店叫“碗比鍋大”,隻賣豆腐包和肉包。據說去年國慶,店門前的隊伍排了上百米,很多外來遊客來到建德,都要來這裏打卡,嚐嚐豆腐包。去年國慶節,“碗比鍋大”門前的隊伍排了100多米。店開在明珠路,繁華熱鬧,地段大約相當於杭州武林路,四五百米十多家小吃店,最有名的就是“碗比鍋大”。店有80多方,十來張木桌,案台上上百個蒸籠堆著,每天早上8個師傅包包子。老板小徐,35歲,建德航頭人,早些年獨闖杭州,在大關附近飯店當廚師,7年前回到老家,做起包子。
名不虛傳·建德豆腐包。
“一回到建德,我就想到做包子,生意肯定不會差,每個建德人吃早飯,豆腐包肯定要的!”小徐說他做包子,沒拜過師父,就是憑印象中“小時候的味道”,又跑去吃遍了建德各家的豆腐包,自己慢慢琢磨出來的手藝。7年前,小徐騎著電瓶車,滿大街找豆腐包的原料,豆腐廠選了十多家,定了現在這家。麵粉試過20多個牌子才最後定下。其他配料,比如幹辣椒和蔥花,小徐說沒有特別“偏方”。每天小徐店裏要進200斤豆腐,70斤土豬肉,150斤麵粉。“我們的包子,價格都一樣,1塊5一個,豆腐包大些,70克,肉包小些,50克。”碰到旅遊旺季,一天能賣8000個包子。“每年七八月是建德的旅遊旺季,加上學生放假了,生意會好很多。”小徐說。前年央視來建德“尋味”,豆腐包火了,在小吃界站穩了腳跟,小徐的豆腐包,生意也越來越好。央視“家鄉至味”為豆腐包做過專題。聽說翁大紅翁小紅兄弟讓建德豆腐包在杭州也火了,小徐對自己的豆腐包也更有信心。他心裏已經盤算好了,春節過後,就在杭州開分店。店麵都找好了,在未來科技城附近。
“建德在融杭,我們個人不管在杭州工作也好,創業也好,本身也是在融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