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2489479/2025-00015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
文號 | 杭建房〔2025〕241號 | 公開日期 | 2025-03-11 17:17:55 |
發布單位 | 市建委 | 主題分類 | 城鄉建設(含住房) |
有效性 | 有效 | 統一編號 | ZJAC16-2025-0001 |
政策解讀 |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政策解讀 | ||
圖解 |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圖文政策解讀 | ||
意見征集采納 |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及采納情況彙總表 |
各區、縣(市)政府,市級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2025年2月28日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住建部、省建設廳建設“好房子”部署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市住宅建設品質和運維水平,打造好房子、好小區、好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讓人民住上更好房子”為目標,充分發揮杭州特色優勢,大力提高住宅品質,推動住宅開發建設從“規模型”向“品質型”、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助力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新期待。
提升住宅品質應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貫徹“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建設方針,以“便捷宜居、健康舒適、安全耐久、綠色低碳、數字智慧、精細運維”為核心,引領美好居住生活發展方向。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強化政府引導作用,明確品質標準,完善激勵措施,加大投融資渠道、土地供應、項目審批等服務保障力度。注重激發市場主體的投資活力和創新活力,鼓勵和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主動建設市場需求的品質住宅。
(二)以人為本、聚焦需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緊扣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層次人群的重點關切,打造品質住宅項目,提供更優良的居住生活環境和更完善的管理服務,推動“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轉變。
(三)試點先行、穩步推進。按照“試點探索、穩妥推進”的工作思路,在市區一定區域範圍內的新建住宅項目中先行開展品質提升試點工作,充分發揮示範項目的典型引領作用。根據區域試點推進情況,進一步完善品質住宅標準要求,逐步推進全市住宅品質提升工作。
三、重點工作
(一)優化規劃布局。住宅選址應綜合考慮區位、交通、環境、配套、產業等因素,合理確定規劃選址。住宅小區應按照方便可達、綠色出行要求,做好與城市公共交通的連接。鼓勵住宅規劃設計創新,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立體空間,設置下沉庭院、文化健身場所等,提供有效公共空間。為打造高品質居住社區,提升居住社區內部環境,鼓勵住宅建設項目結合景觀優化出入口設置,鼓勵小區設置用於組織住區慢行交通係統、優化住區環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架空平台、風雨連廊等優良公共空間。
(二)完善配套設施。全麵落實本市發布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相關規定和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要求,鼓勵不同功能的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布局、組合設置,形成多級“鄰裏中心”。鼓勵有條件的新建重點片區,探索小街區、密路網的開發模式,對綠化、人防工程、社區配套用房等集中進行配置。重點關注“一老一小”等人群,兼顧全齡人群,優先設置養老服務、嬰幼兒托育、社區食堂等便民服務設施,推動托育一體、老幼融合和醫養結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轉變,科學布局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智能快遞櫃、垃圾分類收集點等配套設施,滿足居民新的需求增長點。
(三)加強環境協調。住宅建築布局、界麵、高度、風格、材質、色彩、第五立麵等應與城市整體風貌、住宅周邊環境相協調,遵循城市設計要求,體現杭州特色和時代風貌。強化城市重要節點、快速路和主幹道沿線住宅建築的風貌管控,加大退讓距離,留足城市開放空間。重要地段住宅建築采用公建化外立麵,並開展夜景亮化設計。鼓勵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多種綠化方式,形成多層次立體綠化景觀。
(四)提升居住功能。創新住宅設計理念,套內空間布局應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滿足家庭結構多樣、生活方式多元的要求或者具有改造的可能性。適當提高住宅建築居住樓層層高,提升居民生活空間的舒適度。除底層設置配套公建的單元、複合利用蓋上以及有特殊高度管控要求的建築外,高層住宅按規定設置架空層,以滿足居民公共活動、鄰裏交往空間的需要。住宅小區實行人車分流,保障消防車、救護車等車輛的出入需求。住宅小區及單體建築應設置無障礙設施及適老化措施,確保住宅室內外均滿足無障礙通行的條件。鼓勵在商品住宅全裝修過程中提供個性化智能家居係統與定製服務,全麵提升居住品質。
(五)保障住宅質量。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前提下,以群眾反響普遍的問題為導向,加強對開裂、滲漏、空鼓、隔音等常見問題的預防和治理,進一步提升住宅設計、施工的質量水平。對住宅容易產生滲漏問題的重點區域,加強滲漏防控措施。實行住宅項目“業主開放日”製度。探索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製度,構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長效機製。嚴格施工全過程管控,提升住宅建造品質。
(六)提高安全性能。嚴格執行國家與地方的消防規範,適當提高住宅建築耐火等級要求。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應滿足省、市相關建設標準,防止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的火災危險和危害。住宅建築外牆飾麵鼓勵采用建築幕牆係統,建築主要出入口位置應設置防墜落安全設施。住宅設施設備應具備良好的耐用性和安全性,積極采用電子信息等新技術,方便後期檢測維修。公共空間及套內空間應采取有效防滑措施,保障居民活動安全。
(七)注重綠色節能。推廣綠色建造方式,大力推動新建住宅達到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標準,鼓勵住宅執行超低能耗建築標準。充分利用包括太陽能、空氣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住宅建築空調、照明、生活熱水設施等采用節能高效產品。積極采用綠色環保建材,進一步降低新建成交付住宅室內空氣中甲醛、苯係物、TVOC等汙染物濃度。住宅公共區域應采用節能、節水設施,積極采用非傳統水源用於綠化灌溉、道路衝洗,進一步降低公共區域能耗。
(八)建設智慧住區。依托杭州數字產業特色優勢,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從智慧家居、智慧安防、智慧服務等方麵,為小區居民提供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推行智能化服務,搭建社區智慧服務平台,鏈接社區周邊生活性服務業資源,建設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務圈。推廣使用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台,賦能物業企業提升數字化管理服務水平的相關功能。住宅小區建設多功能、全方位、立體化安防自動化管理係統,實現對高空墜物、電動自行車禁入電梯、電動自行車集中充停(充換)區域溫度異常等檢測監控,充分保障居民安全。
(九)實現精細運維。強化交付和保修管理,新建住宅項目在按規定設置住宅套內交付標準樣板間的基礎上,鼓勵設置公共區域交付標準實體展示區,並采取公證等證據保全措施。督促開發企業嚴格履行質量保修責任,鼓勵采取專業維修團隊駐場的形式,及時組織處理保修範圍和保修期限內的質量問題。實施專業化、高品質物業服務,根據品質住宅運維要求製定相應物業服務標準,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實現質價相符、優質優價。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拓展服務內容,提供各項定製化、個性化特約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杭州市城鄉建設管理高質量推進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全市住宅品質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建立定期會商和督促協調機製,推動各項工作落實;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應密切配合,結合職責製定配套政策並落實好相關指導、監督、管理工作,定期協調推進。各區、縣(市)具體負責轄區內住宅品質提升工作,落地落實政策措施。
(二)強化政策支持。充分考慮我市不同區域、不同類別住宅特點,進一步優化出讓地塊容積率、綠地率、建築密度等規劃控製指標,打造差異化住房產品。從有利於品質住宅建設出發,優化容積率計算、建築工程麵積計算等規則,提高土地空間資源利用績效,提升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水平。對嚴格落實品質要求的試點項目,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信貸融資成本等方式給予支持。鼓勵、支持品質住宅試點項目積極申報西湖杯、錢江杯、魯班獎等獎項。
(三)推動試點落地。市建委牽頭編製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進一步明確建設標準和要求。由市建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保房管局在市區範圍內研究確定試點區域,在供地前將品質住宅建設要求納入具體地塊建設條件須知,開展試點建設工作。相關主管部門加強對試點項目從土地出讓、規劃方案、施工圖設計、施工建設、工程驗收、物業管理全環節的評審、監管,實現品質住宅開發建設標準在試點項目中有效落地。積極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響應“做好房子、做好服務、做好企業”倡議,提升全行業住宅品質意識,以優秀企業、優質項目為示範引領,帶動全市房地產開發建設水平提升。
本意見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可參照執行。
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關於印發《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杭建房〔2025〕241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