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索引號 002489479/2025-00017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杭建房〔2025〕241號 公開日期 2025-03-11 17:31:58
發布單位 市建委 主題分類 城鄉建設(含住房)
有效性 有效 統一編號 ZJAC16-2025-0001
政策原文 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關於印發《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圖解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圖文政策解讀
意見征集采納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及采納情況彙總表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一、製定背景

1.隨著城鎮化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的“住房觀”正在從“有房住”向“住好房”轉變,對具備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等屬性的品質住宅需求日益增長。

2.黨中央、國務院和住建部高度重視群眾住房工作,要求各地順應房地產市場發展和供需結構的變化,落實“好房子”建設理念,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3.省級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房地產業發展和品質住宅建設工作,要求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充分發揮行業主管、牽頭抓總作用,製定品質住宅提升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意見。

二、製定目的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住建部“好房子”部署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市住宅建設品質和運維水平,打造好房子、好小區、好服務,推動我市住宅開發建設從“規模型”向“品質型”、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構建我市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

三、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包括總體要求、基本原則、重點工作、保障措施四部分。

(一)總體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建設方針,住宅品質提升的核心側重於“便捷宜居、健康舒適、安全耐久、綠色低碳、數字智慧、精細運維”六大維度。

(二)基本原則。明確政府和市場在提升品質住宅中的作用發揮,確定分階段推進步驟,提出三項基本原則:一是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深入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政府端明確品質標準,完善激勵措施,激發市場主體的投資活力和創新活力,鼓勵和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主動建設市場需求的品質住宅。二是以人為本、聚焦需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緊扣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層次人群的重點關切,打造品質住宅項目,提供更優良的居住生活環境和更完善的管理服務,推動“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轉變。三是試點先行、穩步推進。按照“試點探索、穩妥推進”的工作思路,在市區一定區域範圍內的新建住宅項目中先行開展品質提升試點工作,充分發揮示範項目的典型引領作用。根據區域試點推進情況,進一步完善品質住宅標準要求,逐步推進全市住宅品質提升工作。

(三)重點工作。按照住建部打造“好房子、好社區、好服務”要求,緊緊圍繞“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提升導向”,從優化規劃選址、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環境協調、提升居住功能、保障住宅質量、提高安全性能、注重綠色節能、建設智慧住區、實現精細運維提出九個方麵重點內容,明確我市品質住宅提升的引導方向。一是優化規劃布局,主要提出住宅小區應做好與城市公共交通的連接。鼓勵住宅規劃設計創新,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立體空間,設置下沉庭院、架空平台、風雨連廊、文化健身場所等優良、有效公共空間,打造高品質居住社區。二是完善配套設施,主要提出落實本市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規定和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要求,鼓勵不同功能的公服設施集中布局、打造多級“鄰裏中心”,推動托育一體、老幼融合和醫養結合。科學布局充電樁和智能快遞櫃等要求。三是加強環境協調,主要提出強化城市重要節點、快速路和主幹道沿線住宅建築風貌管控,加大退讓距離。重要地段住宅建築采用公建化外立麵。鼓勵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多種綠化方式。四是提升居住功能,主要提出套內空間布局要滿足家庭結構多樣、生活方式多元要求及適當提高住宅建築層高、架空層滿足居民公共活動及鄰裏交往空間的要求。住宅小區實行人車分流,設置無障礙設施及適老化措施。鼓勵提供個性化智能家居係統與定製服務。五是保障住宅質量,主要提出加強對開裂、滲漏、空鼓、隔音等常見問題的預防和治理。實行住宅項目“業主開放日”製度。探索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製度。六是提高安全性能,主要提出適當提高住宅建築耐火等級要求、防止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火災危險。外牆飾麵鼓勵采用建築幕牆係統,建築主要出入口設置防墜落安全設施,建築公共空間和公共空間及套內空間采取有效防滑措施。七是注重綠色節能,提出大力推動我市品質住宅綠色建築等級達到二星級及以上,鼓勵執行超低能耗建築標準。充分利用建築可再生能源,采取節能高效產品。積極采用綠色環保建材,降低室內空氣中主要汙染物濃度。八是建設智慧住區,主要提出住宅小區打造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搭建社區智慧服務平台,建設多功能、全方位、立體化安防自動化管理係統。九是實現精準運維,主要提出在按規定設置住宅套內交付標準樣板間的基礎上,鼓勵設置公共區域交付標準實體展示區。實施專業化、高品質物業服務,提供各項定製化、個性化特約服務。

(四)保障舉措。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城鄉建設高質量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建委)牽頭建立工作推進機製,各區縣(市)負責具體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包含優化計容規則、加強信貸支持、支持獎項申報等內容。三是推動試點落地,市建委同步起草製定《杭州市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市建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保房管局在市區範圍內研究確定試點區域,在供地前將品質住宅建設要求納入具體地塊建設條件須知。

四、注意事項

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適用範圍為市區試點區域範圍內的新建住宅項目。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可參照執行。

五、關鍵詞解釋

公共服務設施:與居住人口規模相應配建的,滿足居民物質和文化生活多方麵要求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

綠色建築:根據《綠色建築設計標準》(DB 33/1092-2021),綠色建築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築。

六、解讀單位及聯係部門

解讀單位: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解讀人:湯益敏

谘詢電話:0571-85254163

政策解讀
索引號 002489479/2025-00017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文號 杭建房〔2025〕241號 公開日期 2025-03-11 17:31:58
發布單位 市建委 主題分類 城鄉建設(含住房)
有效性 有效 統一編號 ZJAC16-2025-0001
政策原文 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 關於印發《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圖解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圖文政策解讀
意見征集采納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及采納情況彙總表
《杭州市進一步開展住宅品質提升工作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一、製定背景

1.隨著城鎮化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的“住房觀”正在從“有房住”向“住好房”轉變,對具備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等屬性的品質住宅需求日益增長。

2.黨中央、國務院和住建部高度重視群眾住房工作,要求各地順應房地產市場發展和供需結構的變化,落實“好房子”建設理念,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3.省級主管部門高度重視房地產業發展和品質住宅建設工作,要求各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充分發揮行業主管、牽頭抓總作用,製定品質住宅提升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意見。

二、製定目的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住建部“好房子”部署要求,進一步提升我市住宅建設品質和運維水平,打造好房子、好小區、好服務,推動我市住宅開發建設從“規模型”向“品質型”、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構建我市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

三、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包括總體要求、基本原則、重點工作、保障措施四部分。

(一)總體要求。堅持“以人為本”理念,貫徹“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建設方針,住宅品質提升的核心側重於“便捷宜居、健康舒適、安全耐久、綠色低碳、數字智慧、精細運維”六大維度。

(二)基本原則。明確政府和市場在提升品質住宅中的作用發揮,確定分階段推進步驟,提出三項基本原則:一是政府引導、市場推動。深入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政府端明確品質標準,完善激勵措施,激發市場主體的投資活力和創新活力,鼓勵和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主動建設市場需求的品質住宅。二是以人為本、聚焦需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緊扣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層次人群的重點關切,打造品質住宅項目,提供更優良的居住生活環境和更完善的管理服務,推動“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轉變。三是試點先行、穩步推進。按照“試點探索、穩妥推進”的工作思路,在市區一定區域範圍內的新建住宅項目中先行開展品質提升試點工作,充分發揮示範項目的典型引領作用。根據區域試點推進情況,進一步完善品質住宅標準要求,逐步推進全市住宅品質提升工作。

(三)重點工作。按照住建部打造“好房子、好社區、好服務”要求,緊緊圍繞“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提升導向”,從優化規劃選址、完善配套設施、加強環境協調、提升居住功能、保障住宅質量、提高安全性能、注重綠色節能、建設智慧住區、實現精細運維提出九個方麵重點內容,明確我市品質住宅提升的引導方向。一是優化規劃布局,主要提出住宅小區應做好與城市公共交通的連接。鼓勵住宅規劃設計創新,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立體空間,設置下沉庭院、架空平台、風雨連廊、文化健身場所等優良、有效公共空間,打造高品質居住社區。二是完善配套設施,主要提出落實本市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規定和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要求,鼓勵不同功能的公服設施集中布局、打造多級“鄰裏中心”,推動托育一體、老幼融合和醫養結合。科學布局充電樁和智能快遞櫃等要求。三是加強環境協調,主要提出強化城市重要節點、快速路和主幹道沿線住宅建築風貌管控,加大退讓距離。重要地段住宅建築采用公建化外立麵。鼓勵采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多種綠化方式。四是提升居住功能,主要提出套內空間布局要滿足家庭結構多樣、生活方式多元要求及適當提高住宅建築層高、架空層滿足居民公共活動及鄰裏交往空間的要求。住宅小區實行人車分流,設置無障礙設施及適老化措施。鼓勵提供個性化智能家居係統與定製服務。五是保障住宅質量,主要提出加強對開裂、滲漏、空鼓、隔音等常見問題的預防和治理。實行住宅項目“業主開放日”製度。探索建立房屋體檢、房屋養老金、房屋保險製度。六是提高安全性能,主要提出適當提高住宅建築耐火等級要求、防止電動自行車充電場所火災危險。外牆飾麵鼓勵采用建築幕牆係統,建築主要出入口設置防墜落安全設施,建築公共空間和公共空間及套內空間采取有效防滑措施。七是注重綠色節能,提出大力推動我市品質住宅綠色建築等級達到二星級及以上,鼓勵執行超低能耗建築標準。充分利用建築可再生能源,采取節能高效產品。積極采用綠色環保建材,降低室內空氣中主要汙染物濃度。八是建設智慧住區,主要提出住宅小區打造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搭建社區智慧服務平台,建設多功能、全方位、立體化安防自動化管理係統。九是實現精準運維,主要提出在按規定設置住宅套內交付標準樣板間的基礎上,鼓勵設置公共區域交付標準實體展示區。實施專業化、高品質物業服務,提供各項定製化、個性化特約服務。

(四)保障舉措。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市城鄉建設高質量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建委)牽頭建立工作推進機製,各區縣(市)負責具體工作落地落實。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包含優化計容規則、加強信貸支持、支持獎項申報等內容。三是推動試點落地,市建委同步起草製定《杭州市住宅品質提升設計導則》。市建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保房管局在市區範圍內研究確定試點區域,在供地前將品質住宅建設要求納入具體地塊建設條件須知。

四、注意事項

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適用範圍為市區試點區域範圍內的新建住宅項目。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可參照執行。

五、關鍵詞解釋

公共服務設施:與居住人口規模相應配建的,滿足居民物質和文化生活多方麵要求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

綠色建築:根據《綠色建築設計標準》(DB 33/1092-2021),綠色建築指在全壽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築。

六、解讀單位及聯係部門

解讀單位:杭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解讀人:湯益敏

谘詢電話:0571-85254163